战国时的"三晋"是指哪三国?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04 02:02:50
春秋时的晋国哪去了?

相传太原是古唐国封地,山西简称晋,三晋是山西、太原的美称。本文将就唐、晋、三晋的联系说一段有关太原的历史。

关于“三晋”。公元前 458年,晋哀公即位不久,晋国六卿(智、赵、魏、韩、范、中行)之一的智伯掌握晋国的实权,他伙同韩氏、魏氏瓜分了范氏、中行氏的邑地。接着智伯又联合韩、魏围攻赵国都城晋阳,兵将水灌,企图一举灭赵。赵襄子以“唇亡则齿寒”的道理,派人秘密说服韩、魏,三家联合起来反对智伯,大败智军于晋阳,杀死智伯。公元前 453年,赵、韩、魏三家瓜分了晋国的领地。公元前 403年,即周威烈王二十三年(晋烈公十七年),赵、魏、韩受封为诸侯。由于赵、魏、韩都孕育于晋国,“三国分晋”后,虽然晋国宣告灭亡,新兴的赵、魏、韩济身诸侯之列活动于中华舞台;但晋作为公国,其烈公、孝公、静公在狭小的天地中还有名无实地存在了28年。

晋,三晋是秦统一以前,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悠久文明古国。所谓三晋,就是三家分晋,晋分为三家的意思。三家分晋在中国历史上是战国时代的开始(公元前 403年),司马光的《资治通鉴》将三家分晋作为开端,并提到三晋这个述语。三晋,实际上也是后世对这一段历史的统称。我想,正如后人称东汉末年的蜀、魏、吴为三国一样,是泛指这一段历史的。三晋既代表称霸春秋的晋国,又包括跻身战国七雄的赵、魏、韩。人们历经二千数百年至今仍然怀念三晋,赞美三晋,把山西统称为三晋,说明三晋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,比晋更广泛地体现了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的发源地之一的内涵;说明三晋文化实现了北方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,对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做出的历史贡献;说明三晋大地地理优越,资源丰富,人才荟萃,是祖国的一块风水宝地。

有着30个世纪悠久历史、古老文化孕育的三晋儿女一定会在跨越新世纪光辉时代,在三晋大地奏出更加辉煌的凯歌!

魏国、赵国、韩国(跟南朝鲜没关系)

春秋末期,原先强大的晋国内部已经十分混乱,政权把持在六大士卿家族手中,他们是智氏,范者,中行氏,魏氏,赵氏和韩氏,其中以智氏最强大,智氏的当家智伯为了消灭一直与其不和的赵氏,便联合魏氏和韩氏一起进攻赵氏的家城,结果其被赵、韩、魏三家暗中联手打败后灭族,后来赵、韩、魏三家又联手灭到了实力较弱的范氏和中行氏,晋国的大权彻底落入了三大公